內在心理動力的原理觀 (一)

在統一教的信仰中, 常被提及的「心體合一」可說是相當核心的概念, 也是個人最基本的修練。但是從原理講論的闡述中, 個人覺得其論理性的多,操作性的少; 概念化的多,體驗性的少。 所以,希望藉由以下的文章能提供弟兄姊妹在實際日常生活中, 可操作性的語言與具體可用的方法, 逐步達到心體合一、夫妻合一、家庭合一的幸福工程。

心體合一

以下的內容,是經由文亨進所著「天和堂」一書的啟發, 將多年來在心理成長、靈修信仰的學習所作的整理報告, 時間上,它不是最終的版本將持續地修訂, 內容上也不僅是我個人的經驗,將容納更多人的智慧。

《天和堂》96頁中提到 「若我們感到氣憤,則惱怒的情緒就會盈滿內心,這代表惱怒已成為主體,自己變成了對象,因而,我們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受到惱怒的主管,受嫉妒、猜忌、憎惡、怨恨…等情緒所控制,這實在是極為難受的處境。」

貼上標籤

文章接著介紹了「貼上標籤」的作法,讓我們能夠回歸主體的立場,重新找回對心的主管力與調節力。

上述的例子,您是否不陌生呢? 甚至在生活中還滿常見的呢? 下次當氣憤、哀傷、慌亂、緊張、驚恐…等不舒服的情緒來的時候, 在此,我提供另一個異曲同工的辦法。

步驟一

改變一下日常用語的習慣 不要只是說: 「我很哀傷!」 「我快氣炸了!」 「我緊張得要死。」 試著改用以下的說法: 「我感到哀傷!」 「我發現有一個氣憤的感覺在我裡面。」 「我覺察到內在有一部份的緊張。」

步驟二

接下來試著跟這些被您覺知到的情緒「打聲招呼」: 您可以對它說: 「謝謝你讓我看到」、 「謝謝你的到來」、 或是「謝謝你的提醒」 如果您有實際操作的經驗, 您將會發現, 當藉由語言習慣的改變, 我們很快地就能將主管性顛倒的逆境反轉過來, 重新取得主體的位置。 此時,內心將重新獲得平靜與清明。

作者:王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