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 舞孝道
專訪:王澤馨老師 (IBSG Group創辦人兼藝術總監)
統一教專訪/編輯: 林奇學
3/21星期一專訪了這次邀請環球芭蕾舞團的主辦單位IBSG Group負責人王澤馨老師,有許多感動與感觸,跟弟兄姐妹分享。
王老師簡介:1988年 進入美國洛杉磯芭蕾舞團(Los Angeles Classical Ballet),兩年內便躍升為該舞團的首席舞者,直到1995年受聘為該團附屬舞蹈學校的專任教師。
她為要追求芭蕾舞者的夢想,與父母力爭,曾反鎖自己於廁所內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晚上累了,就直接睡在冰冷的磁磚地板上,最後終於得到父母的同意,到舞蹈學校學習,之後赴美深造芭蕾,成為「洛杉磯芭蕾舞團」首席舞蹈者。
2000年,帶著一股熱忱與使命感回到台灣,推展芭蕾舞蹈。
在她身上的光環,卻沒有照亮台灣的芭蕾環境,反而是一連串的困難、打擊,彷彿被黑夜壟罩,至今仍努力要成為那黑夜中點點的星光,指引著在台灣學芭蕾的小孩,給予希望,為他們創造開拓出一條道路。
時機點:一切都有神的巧妙安排
環球芭蕾舞團(UBC)創辦人文鮮明牧師鼓勵環球芭蕾舞蹈團團長,亦是知名芭蕾舞者文薰淑女士,帶領環球芭蕾舞蹈團展開為期三年的世界巡迴公演,首站選定台灣。
王老師說,原本環球芭蕾舞蹈團是希望五月來台公演,但台灣適合的場地檔期都滿了。
剛好,她們早已向國立中正紀念堂兩廳院訂下為期一星期的使用時間4/4~4/10,讓她們精心安排的國際知名的十四位芭蕾舞者來台公演有足夠的排演時間。
所以她們向環球芭蕾建議是否可以安排在4/4~4/6來台公演,但只有一天的排演時間,得到環球芭蕾舞團的同意後,再跟兩廳院協調此安排,幾經波折與努力,好不容易爭取到這三天的使用權。
環球芭蕾先寄三個曲目,最後王總監選定了沈清。她說,環球建議她可以考慮「沈清」。但對台灣芭蕾的環境,一般人對芭蕾的認知只停留在天鵝湖,選對民眾不熟悉、不了解的曲目,對票門而言是一大風險與挑戰。
在她猶豫之際,她的學生,也是環球芭蕾舞團唯一的台灣舞者-「梁世懷」從韓國打電話給她,在彼此的問候中,世懷也向她推薦「沈清」,然後當她收到寄來的三個曲目帶後,很肯定的說,好就是它了。
通過以上,我們真的只能說,這是天父巧妙安排好的,原本預計五月才來台灣的環球芭蕾舞蹈團,卻在清明節當日,演出「沈清」舞出「孝道」,不就是呼應清明掃墓的意義嗎?!
親赴韓國的感動
她一方面想看看自己的學生,一方面想更加了解環球芭蕾舞團,故親自前往韓國看他們的排演、練習與上課。
當她看到自己的學生梁世懷上課的一幕,她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世懷」真的成長很多,當初鼓勵他出國是對的,若繼續留在台灣將不會有今日的「世懷」。
她與團長文薰淑及大陸籍藝術總監劉炳憲見面,在她們的對話中更了解彼此,看到了該團的視野與胸襟,當然還有其國際水準,深深受到感動。
她說,在以韓國人為傲的韓國,該團70名舞者中,卻有12個來自西方國家的舞者、9名中國籍、數名日本,當然還有唯一的台灣驕傲-「梁世懷」,感受到UBC遠大的視野與國際觀。
最特別的是,她們的藝術總監竟然不是韓國人,而是請到中國籍的劉炳憲老師,一請就是16年。
在芭蕾舞團中,藝術總監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如同伯樂的角色,入團培訓的團員都是由他來挑選決定的,這樣的位置竟然是由一個外國人來擔任。另外,劉炳憲老師也在附近的一所高中,擔任芭蕾指導老師,帶領該團參與國際芭蕾舞蹈比賽,每每都贏得優勝,在國際比賽上,只要他帶團比賽,其他參賽者都會很緊張,因為是個強勁對手。韓國的國家芭蕾教育系統與教材,也都是由劉老師帶領完成的。
另外,芭蕾表演的曲目,都是有版權的。而環球所表演的曲目,都是當今最有名的國際芭蕾編舞家所創作的,要付很高的版權費,這真的很不簡單。因為這些國際知名的芭蕾舞蹈家,是不會輕易授權的,因為民眾看到不好的芭蕾演出,不會說這個舞團表演不好,而是歸咎於編舞者編的太爛,所以能夠得到這些舞曲的授權,即表示舞團的演出實力是受到國際知名編舞家們的高度肯定。
此外當她看到了環球舞蹈團的世界巡迴計劃後,她非常非常的驚訝!她無法想像,為何會排出這樣的行程,因為要去到許多落後的國家、芭蕾文化沒有根基的國家,超乎商業利益的考量。
通過王澤馨老師的眼睛,我們看到了環球芭蕾舞蹈團的特別之處,這實在是一個高水準的國際團體。
無法澆熄夢想之火
台灣的芭蕾文化在王總監老師回來後發現,正慢慢走下坡。因為曾有藝術界前輩說,東方人不適合跳芭蕾,其見解間接地抹煞了台灣政府曾經想要創立國家芭蕾舞蹈團來推廣芭蕾的政策。但我們從結果而論,韓國、中國、日本都成功培育了許多知名的國際芭蕾舞者,因此王澤馨老師深信,只要有天份,肯努力,東方人一樣可以成為很棒的舞者。
然而台灣的藝術表演環境與生態,推廣芭蕾困難重重。她們從2007年開始通過邀請國際知名的芭蕾舞者來台表演,慘澹經營,直到今年第五屆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慢慢打出知名度。
過程中,她曾賣掉自己的芭蕾舞蹈教室以求繼續完成她推廣芭蕾藝術的夢想,她說,至今只能申請到少數的國家單位補助,可是她們卻要花費一星期來寫結案報告申請經費。沒有任何公司來支持,但這夢想會一直下去,直到我們真的沒有能力了,才能停止,但只要還可以,就會繼續堅持。
所以我們可以了解當初文鮮明牧師在教會極為艱困,並且韓國還是文化沙漠時,創立了小天使藝術學校(後來的仙和藝術學校)是多麼深具挑戰性、亦是有多麼大的遠景、胸襟與魄力。
為藝術的堅持
一般芭蕾舞,除了兩三位的舞者外,其他都只是稍為動一下,像個活佈景,「沈清」是很特別,大家都有輪流表演的機會,整體相當地活潑。也加入了許多元素,相信與過去十多年前所看的「沈清」,更加精采有看頭。
兩廳院的燈光設備不足以符合「沈清」的燈光效果,需要在額外找廠商來搭設特殊燈光。為了保護舞者的必須訂全新的彈性地墊來鋪設地板。「沈清」裡有一幕沈清跳入水中的特效畫面,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幕,為了讓沈清可以完整的呈獻,不能因為兩廳院沒有這樣的投影設備就捨棄,額外租借高品質的投影機來呈獻。
她說,我必須為舞者負責,給她們最好的保護。我也需要對觀眾負責,他們是付錢來欣賞表演的。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說,因為現場哪裡不足所以就只能如何如何。
舞蹈,不像音樂會,舞者們必須要在舞台上實際排演一次,這也是為何一開始,我們就像兩廳院租借一個星期。
真正的用意-為了下一代
她說,她有特別向環球舞蹈團的劉老師請求,是否當他們來台灣時,可以讓台灣的小孩子與他們一起練習,「如果有適合的孩子,請給她們機會」。當下,聽了真的很感動。
她說,她也曾經安排過這樣的機會,讓另一位孩子有機會被知名的國際芭蕾舞蹈團挑選到,可以到國外發展。國內的環境不適合孩子們繼續發展,她要想辦法讓她們出去,之後,台灣本土芭蕾藝術的推廣再由她們來接力吧!
因為,要去美國學習芭蕾,舞蹈團必須幫忙申請3年工作證,是很麻煩的,除非你有能力、有能耐,不然很難有機會!因為美國本土學芭蕾的舞者就夠他們挑選了。
王澤馨老師感謝劉老師能夠同意,讓台灣具有潛力的小孩,能與他們一同練習排演,有適合的孩子會給她們機會。
註1:兩廳院購票系統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hx0fZA09nGf5WKmDBw1Z4w&Area=C&Id=9194
註2:【文牧師創辦環球芭蕾舞團的心情】
『我把許多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了,其一就是創建環球芭蕾舞團。最近韓國也出現了不少芭蕾舞迷,也有了本土的芭蕾舞明星,但我當時創立芭蕾舞團的時候,韓國還是芭蕾的沙漠。
每次觀賞芭蕾舞表演時,我都頗有感觸,心想:天國的藝術也必定是如此吧!當舞者墊著腳尖,挺直身子仰首望天時,那姿態即完美體現敬畏神的樣子,充分表達出對上天深切的仰慕之情。芭蕾舞是用神賜予人類的美麗身體,向造物主致敬的最高藝術。
藝術創作相似於神的創造,藝術家為了自己的作品竭盡全力,神也為了自己創造的人類和世界投入一切。神說要有水,就有了水。單從聖經字面的意思來看,好像神說了一句話,水就自然生成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如同神在開天闢地時,為了創造天地而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芭蕾舞者站在舞台上,也是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才有可能創造出動人的舞姿來。』
~摘錄自文牧師自傳 <<熱愛和平的世界公民>> P322
註3: 王澤馨老師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yung.yung123/myadultballet/41207597
註4: 梁世懷相關報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223948.shtml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an/26/today-art1.htm
|